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校园里,有一条“运河”。
在高处俯视,沿校园北侧围墙,一条水脉横贯东西。这里小桥流水,这里绿树成荫,这里是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实践育人基地——京杭大运河微缩景观(以下简称“运河微缩景观”)。
*图片来自网络
京杭大运河与坎儿井、万里长城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始掘于春秋,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长达1794公里,历时2500余载。舟车楫马、百货辐辏,千帆竞渡,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震铄古今,既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北财院的“运河微缩景观”,结合京杭大运河的商贸文化,将学校文化特色与这一地理历史集中反映在校园内的中水生态水系中。借运河之形,表财贸之意,展示出运河商贸文化的源远流长,并赋予了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城市中,我们自北向南,筛选出六个运河沿线城市——北京、天津、沧州、济宁、扬州、杭州,参考、借鉴当地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特色,在300余米长的“运河微缩景观”中仿制了与其相关的园林景观建筑,作为运河商业、文化的教学和展示载体。
| 北 京 |
北京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北方的起始点。在此处景观中,我们仿照船的造型,在水面上建造起船型建筑物,即石舫。
据史书记载,通州历来为畿辅重镇,漕运、仓储重地。通州之名本身就与漕运有关,取“漕运通济”之意。
运河漕运,国脉所系,历朝均视通州为肘腋,于是通州有“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通州漕运昌盛,在历史上有“万舟骈集”的壮观景象。
此情此景,我们想到一副楹联与之呼应。
| 天 津 |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让天津逐渐发展成运河沿线新兴的商业城市。在此处景观中,我们仿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石牌楼和北方园林中的六角亭。
天津作为一个水陆码头,北达京城,南连江浙富庶地区,成为南北来往的咽喉通道。这里商贾云集,樯橹连云,著名的估衣街、官银号都坐落于此。河漕、海运和芦盐之利推动了整个天津商业的发展,天津最早的商业区也由此应运而生。
凭借河海通津的优势达到鼎盛,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商贸中心。
| 沧 州 |
河北沧州为南运河上的商贸重镇,文化昌盛。在此处景观中,我们仿建了古代直隶地区典型的景观代表: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铸成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民间称之为“镇海吼”,相传为遏海啸水患而造,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全长253公里。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的20个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沧州段运河当时称为御河或卫河,清代以后,称为南运河。
古沧州城是大运河沿岸主要的商贸城市。漕运的繁忙和南北物资的融汇给沧州带来了两岸经济的繁荣。
| 济 宁 |
山东济宁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历时上河道总督长期驻于此地,被称为“运河之都”。在此处景观中,我们仿建了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由当时旅居的山西、陕西两省商贾为“祭神灵”“联桑梓”而集资兴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宁因河兴商,因商兴市,因市而荣,随着运河航运的发展,商贸业日臻鼎盛,成为元明清三朝的“运河之都”。
州城内外,通衢要道,运河、越河两岸行栈店铺林立,各地商贾云集,百业兴盛,市场繁荣,年营业额高达白银亿元以上,市场辐射达周围地区近百县,成为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33座大商业城市之一。
此情此景,我们想到一副楹联与之呼应。
| 扬 州 |
扬州,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在此处景观中,我们仿建了扬州瘦西湖五亭桥。五亭桥因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古称莲花桥,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我们在桥栏处雕刻莲花图案,代表清正廉洁。
扬州是与京杭大运河同龄的一座城市。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扬州曾经“富甲天下”,一度是南北漕运的咽喉要道。自运河开凿以来,几度繁华鼎盛。借助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物流,商贸业成就了扬州东南亚第一大都会的黄金时代。
如今,古老的运河又焕发了新的活力。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尾闾芒稻河的交汇处的江都水利枢纽,既是江苏省江水北调的龙头,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
| 杭 州 |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南方的起始点。在此处景观中,我们参考杭州余杭的塘栖古镇,建造了三座园林景观建筑。
塘栖古镇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其独特的水上街市风貌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成为古运河南端一颗无可替代的耀眼明珠,誉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
运河杭州段总长约40.1公里,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段。作为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其政治与经济地位极为重要,为杭州日后成为东南大都会奠定了基础。杭州也因此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商业中心。
此情此景,我们想到三副楹联与之呼应。
大运河畔,燃灯塔下。扬千年运河之波,思往者,继来者,财贸文化源远流长;厚载商道,精益财贸,民族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