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财贸

【劳动午报、北京工人客户端】一技在手 就业不愁

时间:2023-08-17 责编:孙智勇 来源:劳动午报、北京工人客户端

图片

在2022年就业季中,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以上,这一数据也可以说明,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充分契合了社会需求。在推进“新基建”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为智能建筑的发展应用带来了巨大机遇。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副院长秦伶俐介绍说,学院通过打造智慧建筑管理专业群,紧跟发展步伐,让学生“就业不用愁”。

“我们的智慧建筑管理专业是一个群,其中,包含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三个方向,我们希望通过将专业细分,培养出来更专业、更精通的人才。”秦伶俐表示,学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目的是让他们都能够真正掌握一门技术。去年,学院完成了三维数字化设计实训室、智慧建筑项目管理实训室、数字测量实训室三个项目的升级改造。同时,积极开展课程综合实践,与北京城建北方瀛海国际人才公寓项目、北京城建北方航空总部园项目、展视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利用一切机会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比如在与全图通位置网络有限公司开展的学生培养、科研合作中,我们学校有7名学生最终顺利入职了该公司。”

秦伶俐团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说是抓住一切机会。她在完成校级科研课题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些博物馆和企业,于是,她马上思考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经过深入沟通,学院先后与北京航天万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文旺阁木作博物馆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劳动教育基地协议。同时,为学院引进了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秸秆扎刻,作为大学生科研项目和传承工匠精神的载体,通过强化学生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继承与创新工匠精神,传承和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学院教师范宝莉自199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她深感高职育人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思考,敢于面对挑战,持续学习,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以我做教师30余年的经验来看,学校的育人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注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而现在转变为要培养某方面的实践型专业人才。”

关于培养实践型人才,学院教师纪婕也深有感触。她说,今年3月份开学时,学校计划在二年级开展“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老师们齐心协力,为二年级学生寻找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为期10周的课程实践,同时需要解决学生的住宿、交通等问题。为此,她和学院的老师们先后去了顺义、昌平、大兴和海淀四个意向单位,考察现场,调研周边住宿情况。经过不懈努力,学生学习和住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老师们也克服困难,解决了跟岗难题。

实践开始时,有家长不理解,甚至打热线电话投诉。如今,“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接近尾声,很多学生写了长篇的感想,没有拷贝,没有抄袭,都是真情实感,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感谢,对学校实践活动的满意,家长们也纷纷表示很高兴。“学生真有一技在手,就业当然就不用发愁了。”纪婕说。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