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财贸

【新华网】王成荣院长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

时间:2015-08-10 责编:梁超

近期教育部公布了“2015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也获此殊荣,为此我们邀请了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王成荣院长和我们聊一聊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

以下是本次访谈精彩内容:

主持人:此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荣获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这个奖项是社会对学校办学实力和就业工作的充分肯定,在这里想请您介绍一下学校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做了哪些工作?

王成荣: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是一项评价我院就业工作极高的荣誉,感谢政府和社会对我院就业工作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

作为高职院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复杂多变,难度进一步加大。近期,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

1.加大就业工作经费支持力度。在原有学生学费1%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均350元,总计200多万元的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就业工作,增加了100万创业经费用于支持在校生创业,推动了就业工作质量的提升和工作方法创新。从经费支持上说,学院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2.加大了优质就业资源开发力度。学院在众多就业合作企业中,重点优选专业对口、薪资水平高、毕业生就业稳定的高质量就业企业,建设了一批优质绿色就业合作渠道,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如与北京菜市口百货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菜百商学院,促进订单就业和新员工培养。目前建立就业合作的商学院还有尚游汇商学院、翰亚商学院等。学院与百胜餐饮集团合作实施就业直通车计划等,加强学生职前教育和在职培养。根据校企双方的不同需求,我们还有许多其他就业合作方式。

3.加大了学生就业指导力度。根据我院财经类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开展“自强、自立、自信”教育的就业工作理念,目的在于解决高职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动力问题。通过采取多种就业教育活动,实施全程就业指导,促进学生精神面貌和言行改变。就业创业教育成效充分说明了思想方法是工作方法的根基,重视思想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岗位认同,从思想源头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动力。

主持人:如今找工作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找份好工作。不少毕业生眼光高,不愿意从基层干起,想着一蹴而就。毕业生就业不但校方要做出努力,毕业生自身心态也要调整端正,您对此有哪些建议?

王成荣: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对于像我们学院这样面向首都服务业输送毕业生的院校,由于服务业在首都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75%,我院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是非常充足的。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很容易,但对于学生的心理期待来说,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却不容易。为此,学院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上下了很大功夫,做了许多工作。

什么是好工作?有人调侃“钱多事少离家近”。对于刚毕业生的大学生来说,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素质养成的根基,是以后职业发展的起点,评价好工作的标准与其他职业群体有很大差异。对毕业生来说,好工作要重视一下三点:工作规范、发挥专长、发展前景。

1.工作规范。规范的工作有利于毕业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一些发展比较成熟的公司,有较为完善的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对于新员工的成长有清晰的培养路径,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将会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受益。在推荐毕业生就业时,希望学生把工作规范作为求职择业首要考虑因素。

2.发挥专长。不管是学业专长还是兴趣专长,发挥专长促进了人职匹配,对个人职业成长和企业用人都非常有成效。学校在促进学生发挥专长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开展的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众多合作企业引进校园,介绍企业的文化、管理、业务和岗位等,让学生从入校开始了解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在就业推荐中,尊重毕业生的职业选择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发挥专长。

3.发展前景。在长期的毕业生跟踪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职业发展好的毕业生基本上是在一个单位长期踏实工作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常说的一句话“三年不沉,五年不起”,意思是在不一个单位沉默踏实干上三年,就不会有五年后的职业晋升。职业发展前景一定与职业积累紧密联系。希望毕业生对岗位选择一是慎重选择,二是坚持选择。慎重选择需要理性,坚持选择需要勇气。上岗三个月就认为没有发展前途,不是职业选择时不慎重,对岗位了解不够,就可能是工作过程应对挑战缺乏勇气。

主持人: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2015届应届毕业生就业观悄然转变,很多年轻人选择自主创业,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由于毕业生刚刚创业,亟须有人指点迷津,少走弯路,学校在这方面给予过哪些帮助和支持?

王成荣:青年学生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尝试新方式的勇气,互联网时代为他们的敢想敢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加上政策利好和环境支持,创新创业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学院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人数在是一种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大环境和小环境都鼓励毕业生敢于把想法变成行动,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挑战自己。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青年人的大胆尝试正在得到鼓励和支持。

毕业生刚刚创业,对经济环境的把握和企业运营的管理都处于尝试阶段,存在许多迷茫,亟待有人指点迷津,少走弯路。学校在帮助学生创业方法给予许多帮助。

一是为创业学生提供场所环境支持。学校拿出一些场地为创业学生提供经营场所,让学生把创业想法落地,除了提供专用场地支持学生从事经营活动,还在食堂、图书馆开辟一些空间给学生创业用,还在环境改造上,为创业学生提供帮助。这些支持都需要投入资金,属于硬件环境的支持。

二是加强创业团队的专业指导。许多创业学生根据专业所学开展创业项目,学院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创业团队,帮助学生创业。各院系在指导创业学生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创业团队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如工商管理系老师直接参股学生的创业公司,艺术专业老师与创业学生一起开办艺术工作室,物流专业老师指导开办快递物流的创业团队等。

三是开展好创业教育和培训。学院从2005年开设创业课程,历时10年,打造了“课程、大赛、帮扶”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以课程普及创业教育,以大赛激励创业想法,以帮扶鼓励项目落地。学院还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创业训练营培训,带领学生参观创业园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四是充分利用好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政府和社会有许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资源,为在校生创业提供帮助。市教委为支持学生创业提出的“一街三园”计划,我院创业学生受益。毕业生刁鹏奇开办的公司免费入驻市教委提供的创业园,毕业生张洋开办的公司获得了100万元的天使投资等。我院创业工作得到了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去年有四支创业团队各获得10万元资金支持,授予我院“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建设单位”,今年我院有更多创业团队申请资金支持。

这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既是对我院开展就业创业工作的肯能,是对我们以往工作的极大激励,也是对我们今后开展好就业创业工作的信任,学院将以“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为契机,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管理和实践研究,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工作。

新华网链接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