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融媒

杨阿姨家的“好孩子”

时间:2013-03-09 作者:李丹 责编:梁超

 

 

编者按:

每年3月5日,全国都会掀起学雷锋的热潮。

在我们大幅报道社会各界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社会上有一种说法:“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虽说这是一句调侃,但折射出社会的浮躁与虚荣。

雷锋的伟大,在于他默默的奉献,在于他不懈的坚持。我们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坚持用自己的行动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在通州区的焦庄,有一位高位截瘫的老人,她叫杨庄。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学院团委的李丹老师和她的志愿者们来到老人身边,大家陪老人唠家常,为老人表演自己排练的节目,尽自己所能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老人亲切地称他们“好孩子”。

 

“你们的到来,就是在我心中点亮一盏明灯”。说这话的是一位瘫痪在床四十余年的老人,她的名字叫杨庄。从2012年3月开始,我院志愿者们坚持去照顾这位老人,从未间断。

放学的铃声响过后,几位志愿者结伴走出校门,坐了近40分钟公交车,来到杨庄老人的住处。

“杨阿姨,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我们大家送您一束花,祝您节日快乐”。老人开心的笑了,小小的房间里洋溢着幸福和快乐……鲜花是美丽的,志愿者美丽的心灵更让杨阿姨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杨阿姨,您躺着,我们来做。”“杨阿姨,您别动,我们来换。”“杨阿姨……”志愿者们娴熟地拿起扫帚拖把,洗抹布,换床单,开始了大扫除。

志愿者亲切地称老人为“杨阿姨”,而杨阿姨则给了我们志愿者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好孩子”。从照顾她的起居、打扫卫生、换洗被褥,到陪她聊天,还有能歌善舞的财贸艺术团成员给杨阿姨带去欢歌笑语,一年来,好孩子们和杨阿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阿姨对志愿者极为信任,甚至把自己的银行卡都交给我们来保管。

来自贵州的工商管理系女孩吴洪美、宋飞和肖静,她们的课余时间经常是陪伴着杨阿姨渡过的。宋飞说:“我就想为她做一点事,能帮助到她,能给她带去一点欢乐,就是我最想做的事。” 吴洪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杨阿姨说:“我们的笑容深深触碰了她的心”。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如诗的称赞。与杨阿姨相处的时光我们跟她一样非常快乐。在这项志愿活动中让我真正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芬芳。尽管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极为微小的,可是我能感受到杨阿姨见到我们和李老师的时候是打心底的开心。这种志愿服务,不仅让我收获了快乐,更得到了成长。

11级的志愿者已经开始踏上实习的岗位,他们最牵挂也是这位杨阿姨。他们说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奉献,自己也在收获和成长。杨阿姨身残志坚,曾出版诗集《跨越死亡之路》,我们志愿者在为杨阿姨服务的同时,也从杨阿姨身上学到了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希望自己的学弟学妹能把这个传统继续坚持下去,他们说:“感觉杨阿姨就像我们的长辈,我们的亲人,需要我们献出一点点爱去关怀她,去温暖她的心,让她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屋子里不再寂寞,不再孤单,不再是一个人。”

学习雷锋,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在学院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深化素养教育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好孩子”的队伍中来。

相关链接:《财贸映像》第2期:杨阿姨家的“好孩子”

 

热门专题